聚力攻坚 务实笃行 ——打造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常德样板”
(2023年12月25日常德日报A04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1年11月,我市被列为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在源头上从严把关,在流程上严格管理,在安全上严防风险,筑牢筑实“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全力打造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常德样板”,连续21年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保持了食品安全稳定向好的势头。
多措并举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压实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牛鼻子”。
“街道组建了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每天开展食品安全巡查。当遇到食品安全处罚重点案件以及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工作安排时,街道党工委、市场监管所会在当季度专题研判食品安全的例会上提出来,共同研究。”王平是澧县澧阳街道食安专干。
王平告诉记者,为了集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两个责任”落实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澧阳街道创新组建了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微信工作群和澧阳街道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微信工作群,“在群里,我可以随时解答经营主体在主体责任落实时遇到的问题。”
因为工作突出,王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他还作为全省唯一一名基层食品安全工作者参加了由省食安办组织的《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规范》制定工作。
澧阳街道是我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9月27日国务院食安委、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建立“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我市闻令而动,高位推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规模大小、业态类型等分为A、B、C、D四级,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层级对应的包保关系。
全市形成了由各级党政干部负责包保、食安委成员单位班子成员担任联络员、辖区市场监管人员担任监管员的工作网格。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由5979名包保干部、219名联络员、881名监管员组成的包保网格,对全市43302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溯源管理严守“从农田到餐桌”防线
近年来,全市健全工作体系、实施全程监管、推进追溯管理、开展专项治理,严守“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防线。
健全工作体系。全市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乡镇100%覆盖,所有村、组都设立了监督员、协管员,形成了市、县、乡、村、组五级监管网络,10489个食用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主体全部记录在册。乡镇配齐了农残速测设备,武陵区农贸市场实现了快检室全覆盖和检测结果可扫码查询,173家生产主体配备了自律检测设备,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施全程监管。强化源头监管,开展农兽药、化肥减量行动,强化废旧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全面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含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强化产出监管,市、县、乡检测机构年检测农产品30多万批次,规模主体全面实行自检或委托检测,覆盖了所有基地的农产品。今年来,我市利用胶体金快检农产品35240批次。
推进追溯管理。我市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实行带证赋码上市。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区域公用品牌、“一县一特”、“两品一标”、注册商标农产品全覆盖为重点,902家主体1905个产品纳入农产品“身份证”管理,2931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国家追溯平台管理。
开展专项治理。自2021年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出动监管执法人员3.43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33万家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12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曝光典型案例20起。
今年,我市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全省首个整市创建成功案例。
创新监管推动“三小”业态升级改造
“老板,来份卤牛蛙、一份卤甲鱼,再来一份卤鸭翅……”12月18日晚上7时,在常德万达广场星空夜市,热卤摊主谢香桃娴熟地将卤制食品放入卤水锅中加热,捞起来撒上葱花香菜,递到顾客手中。
“这是我的食品摊贩登记证和健康证,这是营业执照。现在,高峰期每月营业额近2万元。”谢香桃是辣卤牛蛙食品摊的老板,来常德万达广场星空夜市之前,曾在学校、商圈等人流集中地带摆摊售制热卤食品。她说,在这儿摆摊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处“打游击”了。
像谢香桃这样的摊主,在常德万达广场星空夜市里有48户。今年11月,常德万达广场星空夜市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自2019年以来,全市从实施综合治理、改善经营环境入手,推动业态繁荣,留住城市里的烟火气。4年来,我市陆续出台《常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常德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目录》等,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小餐饮经营行为、监督管理、发证登记及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等工作进行了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透明厨房”监督检查等相关治理行动,通过“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改造一批”,规范“三小”业态的生产经营。
为了尽快改善“三小”业态经营环境,2019年,全市实施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工程,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奖补政策。另外,我市还采用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方式,上门跟踪服务,推动“三小”业态集中经营,帮助食品加工小作坊升级为企业。目前,全市有常德万达广场星空夜市、常德河街和放心豆制品定点生产示范基地3个集中经营示范点。3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帮助9家食品加工小作坊提质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互联网+明厨亮灶”守护校园食安
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复基小学食堂,后厨工作人员身着洁净的工作服在明亮的操作间准备学生的午餐。择菜、冲洗、切肉、翻炒……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实时显示在就餐大厅的显示屏上,“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透明化厨房在这里一目了然。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使后厨成为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常德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实施方案》中,对硬件配置、公开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各项重点任务的目标内容、工作措施。截至2023年11月,全市142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安装了智慧监管的“千里眼”,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
全市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对学校食品原料采购入库、原材料追溯、进出库先后顺序等环节实时监控,在线监督,建立全过程画面可存储、问题可核实、信息可追溯的全链条监管新模式,实现食品加工全流程公开。同时,对学校食堂后厨操作、配餐、留样、食品贮存、餐饮具洗消等环节一目了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督促食堂人员及时改正。另外,两部门联合定期通过校园食品安全现场督导检查、加强线上巡查等方式,将远程与现场有机衔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累计下发视频巡查通报20期,通报食堂视频掉线、员工着装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400余个,整改率达98%,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效能。
智能技术赋能创新打造“云上餐厅”
5月11日,常德福润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全省中央厨房卫生规范标准宣贯暨全省食品经营检查员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向与会人员现场展示了该企业的食品安全制度、远程非现场监管等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依靠现有的监管人员人工巡查和上门抽检已经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为解决监管难题,我市创新举措,整合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技术优势,打造常德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指挥平台,积极推动餐饮企业“上云”。
该平台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并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特别是在“互联网+非现场监管”可视化专题项目中,针对“上云”的餐饮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后厨操作人员和现场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行为,并及时提醒。目前,全市已有584家企业的共688个可视化设备接入平台,加快了我市市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质升级的步伐。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动员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入常德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指挥平台,探索赋码扫码模式,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从“云上”看到每一家餐厅的生产全过程。
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今年10月10日—17日是我们集团首个‘光盘有礼周’,今年活动搞得很热闹,光是集团抖音号就涨粉近千人。”星香源集团董事长助理唐娜说,今年,在“光盘有礼周”活动期间,消费者线上扫码关注集团抖音号或微信朋友圈转发该活动信息均能获得相应礼品,线下则可以免费领取打包盒,光盘后还能获得门店赠送的代金券。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党中央倡导的大事。近年来,全市高度重视,部门联动监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多措并举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今年,我市建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出台了《常德市落实〈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的责任分工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通知》。明确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牵头,市文明办、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合力从各环节制止餐饮浪费。
部门协作同步推进,推动制止餐饮浪费成为社会文明风尚。市市场监管局突出餐饮外卖和婚宴、自助餐、单位食堂等重点领域食品浪费问题,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市文明办将制止食品浪费纳入文明创建考核体系内容。市教育局将制止食品浪费纳入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主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监督举报电话,在市直党政机关食堂予以宣传公示。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厉行节约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学校、企业利用全国生态日、世界粮食日、粮食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勤俭节约、科学饮食、合理膳食、健康消费理念。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反食品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5000多次,各餐饮服务单位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基本达到全覆盖。
共建共治共享构建食品安全新格局
今年4月,市食安办与常德日报社联合举办“创建食品安全城市 共享平安幸福常德——我为常德食品安全代言”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常德食品安全代言人”。截至11月底,共征集作品208件,经严格评审,入围作品52件,掀起了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热潮。
同时,还在全市范围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征集到书法、绘画、征文、摄影作品等优秀作品4300余份。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这些优秀作品在常德河街展出,形成了长达600余米的食品安全文化艺术长廊,吸引不少市民及外地游客驻足观看。
近年来,我市按照强化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主体责任、行业自律、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构建了食品安全各方齐抓共管、责任共担的共治格局。
创新举措,推行“5+N+X”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组的五级食品安全管理网络,根据市场监管需要划分N个监管片区,在村(社区)划分X个社会治理网格,实现监管片区与社区基础网格、片区监管人员与社区网格员无缝对接。
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加强守法担责、诚信生产经营意识。市食品行业协会发布《常德市食品行业自律公约》,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发动成员积极参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引导带动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全市共发放创建入户调查问卷、《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创建知识手册50余万份。设计制作了“食安常德”Logo、餐桌专用桌贴、宣传海报等公益宣传资料,在全市重要场所张贴,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栏,还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视角的立体宣传格局。
公众参与,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组织“我身边的食品安全守护者”短视频大赛,举办示范创建优秀作品展览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创建单位”评选活动,开设食品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丰富活动形式。开展“你点我检”活动,聘请20名食安特约监督员,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以紫桥社区“小红人”为主要招募对象,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
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食品安全监管永远在路上。常德市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为实现全市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常德日报记者:曾帧 通讯员:汪维、陈佳 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